中國新型涂料網訊:
在“3·21”爆炸事故后,隨著事發地所在的化工集中區被停業整頓,江蘇重化產業又迎來了一次大整治。
記者了解到,不僅僅是天嘉宜化工所在的化工集中區,周邊接壤的江蘇其他設區市的化工區,也都處于停業整頓狀態。
3月38日,江蘇省政府下發生態環境標準體系建設方案,將在2020年底前完成100項涉及生態環境的新標準。
記者亦在采訪中獲悉,考慮到全省存在廢棄物收集處置能力不足、運營監管不到位等突出問題,根據中央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決策部署,江蘇省推出了環境基礎設施三年建設方案(2018-2020年)。
53個化工園亟待“升級”
據記者了解,到2019年2月底,江蘇省全域仍有53個化工園區(化工集中區)。在2018年中國化工園區30強名單中,江蘇7個園區上榜,數量位居全國第一。
從大區域分布看,蘇南地區有24家, 蘇中地區有12家, 蘇北有17家。
其中,擁有化工園區最多的是江蘇經濟第一重鎮蘇州,多達9家;其次是無錫和南通,各有6家;常州和泰州,各5家;徐州、鹽城、連云港各4家,淮安和鎮江各3家,宿遷2家。最少的則是南京和揚州,各一家。
從產業布局看,經過多輪整治和產業規律調整,江蘇化學工業以長江為中軸線向蘇南、蘇北兩側延伸,以沿江區域化工產業帶、沿海區域化工產業帶、資源開發利用化工產業帶為重點。這三大產業集聚帶具備運營成本最低化、市場份額最大化、集聚效益最優化。
記者采訪中獲悉,近幾年來,江蘇的石油化工、化工新材料、高中端精細化學品、生物能源化工等四大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占全行業比重已達50%—60%,產業集聚效應非常明顯。2015年,園區化工產業實現利潤總額1221.33億元,主營業務收入、利稅、利潤指標對全行業的貢獻率均超過80%。
然而,南京化工大學的一位教授告訴記者,當前化工行業最大的壓力在于安全環保和社會壓力,以及“化工入園”尚未徹底完成。
實際上,在過去的數年當中,江蘇化工企業在生產、運輸、儲存等方面仍不斷發生安全、環保事故,部分企業違規排放污染物,造成多起生態環境事故。
“從我們異地督查的情況看,不少園區的防護措施不到位。”江蘇泰州高港區環保局一位官員對記者表示,防護等環境基礎設施有是企業負責的部分,也有投資所在地政府負責的部分,但政府的部分往往因為諸多原因并不完善。
1754億投向環境基礎設施
據記者了解,2018年底,江蘇開出了最為嚴格的化學項目入園門檻:單體項目不少于10億元。
盡管如此,相關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仍然滯后,存在廢棄物收集處置能力不足、運營監管不到位等突出問題。
有化工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,污染發生的原因往往是在于產業鏈的不完善。也就是說,伴隨某化工企業主產品衍生出來的次要產品,難以本地消化,運輸、管理、存儲和使用等方面存在諸多漏洞。
此外,由于有效投資不到位,政府負責的防護和治理部分往往進展緩慢。
因此,本次江蘇出臺環境基礎設施三年建設方案,就是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徹底進行環境基礎設施中的“補短板”。
從方案看,到2020年底之前,江蘇要實現建制鎮的污水處理全覆蓋,配套建設工業污水處理廠的園區超過100個,全省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8%以上,工業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能力達到180萬噸/年以上,縣(市)實現永久性城鎮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全覆蓋,煤炭消費總量比2016年減少3200萬噸(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降到11%),完成全省化工園區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站網,與省級“一園一檔”環境信息管理平臺聯網。
為此,江蘇將推動生活污水、工業廢水、生活垃圾、危險廢物、污泥處理和清潔能源供應和工業集聚區監測監控等7大類重點工程,共1195個項目,總投資約1754億元。
資金的來源,一方面是統籌安排預算資金和新增債券資金支持環境基礎設施建設;另一方面則是堅持市場化,對有一定收益的環境基礎設施項目,探索試點發行項目收益專項債券,以及加大在環境基礎設施領域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(PPP)模式力度等。
“堅持對社會資本適度讓利原則,推廣股權、項目收益權、特許經營權等質押融資,采取環境績效合同服務、授予開發經營權益等方式,引導社會資本投入。”鹽城市財政廳一位處長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