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新型涂料網訊:在中國講人際關系的時候,最多提到的是人情:潛在的是人情,明面上的叫面子。我們通常會說,誰跟誰有面子、誰給誰面子、誰跟誰說話有面子、誰為什么能幫誰是因為跟他有面子。
在漢語中“面子”這個詞講的是表面的虛榮和人們之間的情面。它在社會生活中使用頻率如此之高,以至于100年前外國傳教士、旅行者、記者、外交官進入中國的時候,首先學會的就是“面子”這個詞以及它背后所對應的行為方式。
20世紀初,一個美國人曾經寫道:“要想盡我們所能地了解‘面子’的含義,就必須注意這樣一個事實,那便是作為一個民族,中國人具有一種強烈的做戲的本能……稍微遇到一些情況,他們便立即進入角色,完全模仿戲里的樣子,打躬作揖,跪拜叩頭,口中念念有詞……中國人的問題永遠不是事實問題,而是形式問題。
總之,面子是理解中國人的一系列復雜問題的關鍵所在。如果說中國人特性中還有許多暗鎖還未被我們打開,那么‘面子’便是打開這些暗鎖的金鑰匙。”
西方人對“面子”的理解是:我的一個行為會使對方備感榮耀,這叫給對方面子。反之對方某個行為使我很不體面或者為我帶來負面的評價,這叫頓失顏面。這個解釋比較局限。很多社會學家對“面子”的研究也很感興趣,比如臺灣學者黃光國的《面子:中國人的權力游戲》和大陸學者翟學偉的《人情、面子與權力的再生產》都對“面子”有較深入的研究。
按照這些社會學家,特別是社會心理學家對“面子”這個詞的定義,面子就是甲在眾人面前對乙給予積極的評價,而使乙得到一個正面的榮耀。實際上最重要的是甲與乙的關系,一定要是公開的,而且要有其他人在場。這種正面評價有兩個方式,一個是吹捧某人的才能和門第,一個是吹捧某人的容貌和財富等等。
面子的核心運作模式中有三個角色很重要,見證人、施與者及接受者。當事人(在場者或見證人)的分量越重,這種正面評價帶來的面子就越大,反之亦然。比如張藝謀當著李安的面夸章子怡,章子怡的面子就達到了最大;如果張藝謀對著一個罪犯夸章子怡,可能李安會覺得張藝謀有神經病,章子怡也會很沒面子。一個本身地位卑微的人,被人當著一些很有身份的人的面貶損,產生的負面效果會最大化,除了很沒面子,甚至可能產生怨恨。
另外,接受者的數量、地位以及與見證人的親疏程度也會影響面子的滿足感和尊榮。如果我當著許多熟人的面夸你,且這些熟人位高權重,那么帶給你面子的滿足感將達到最頂峰,這種滿足可能會讓你在未來某個時候或場合用其他方式回報給我。陜西人很質樸,常說一句話:你把人給尊重一下,其實就是給面子的意思。
在面子下面掩蓋的是什么?實際上是一種人情互動,即施與和回報。面子很有意思,面子和人情配合在一起,才能如魚得水。面子是熟人之間的通行證,既是一種擔保,也是一個利益交換最重要的手段。
有了面子,人們之間的人情就可以儲存和轉換(移)。給面子的一個方式就是送禮物,逢年過節給你送,送十年二十年。最后這個人情就寄存在你那兒,我可以一次支取。到時候我讓你辦事,就會讓你辦個大事。這就是人情的儲存。
面子和人情也可以轉換。因為我不斷地當著眾人面吹捧你,然后給你送禮,這樣就在你那兒積累了面子;于是我可以要求你幫助我想幫助的其他人,這個面子就轉化了。由于我給你足夠的尊重和積極正面的榮耀和評價(我給你面子),也使你覺得應該給我一個正面的評價(給我面子),當我提出任何要求的時候,你會給予回報。這個回報并不一定價值相等,可能是我有一個朋友去你那兒旅游,請你接待一下,這也叫回報。
由于你位高權重,我提出這樣一個要求,你按照我剛才的模式,當著別人的面能接待我的朋友,又當朋友的面說我好話,等于我又有了面子,面子和人情就這么轉換了。
比如說河南某老板通過當地老胡告訴我他想去哈爾濱,這人在老胡那兒有面子;我找了哈爾濱的馮大哥,馮大哥讓他的朋友劉大哥幫我用心安排了。結果這件事辦妥了,老胡在我這兒有面子,我在馮大哥這兒有面子,劉大哥又給了馮大哥面子。最終大家就都很舒服,等于那個人吹捧了老胡的能力,老胡吹捧了我的能力,我吹捧了馮大哥、馮大哥又吹捧了劉大哥的能力,面子就轉了一圈,相互轉移、儲存、回報。
西方人是理性人,中國人是情感人、情緒人、關系人、面子人。如果在西方,這事情很簡單,出門旅行,需要多少錢,付給旅行社就OK了;但在中國,這么折騰一圈,不但省了給旅行社的錢,人和人之間還有了密切的互動,建立了良好的人際關系。
在人情面子的社會,人情相互回報有一個固定模式。古往今來,中國人際關系有個傳統:強調角色化的關系。所謂角色化的關系,就將人和人的關系納入一個游戲規則,這個角色我們過去叫五倫,即父子、夫妻、兄弟、君臣、朋友。針對這五對關系,有一整套的要求教人們應該怎樣去做。父慈子孝大家都知道了;夫和妻柔,丈夫要和睦、包容,妻子要柔順、溫柔;兄友弟恭,兄長對弟弟要愛護,弟弟對兄長要恭敬有禮;君仁臣忠,君要仁厚,臣要忠誠;朋友是相信互惠,互相信任幫助。這五倫關系互相依賴、互相依存、互相回報。在這個過程中,將心比心就是中國人際關系維持和諧的模式。你要給別人面子,別人也給你面子。你幫助別人了,別人就幫助你。
中國人把人的關系分成了三種。一種叫家人關系,這是最核心的一層。家人關系里權利和利益保護沒有條件,而且不講回報。家人關系不好的時候,當然會有沮喪、焦慮、憤怒、敵意,但更多是忍耐,因為家丑不可外揚。
第二層關系是熟人關系,比如同學、鄰居、同事、同村鄉親。熟人關系對人情的回報有一些期待,會通融但也有條件。家人關系是沒條件的,家人甚至包庇犯罪。熟人之間是有條件的,要是有熟人犯罪了,要不要包庇?這熟人可能就要琢磨琢磨了。第三層關系也是中國文化中最少涉及的生人關系。公事公辦是生人關系的特點。
生人之間往往不給任何照顧,只講利害,對回報和利益要求最高,沒有任何信賴和變通,這就是生人關系。關于人情面子的這三層關系通過不同的排列組合,可以產生許多微妙的玄機。家人關系超越制度、超越規則,面子最大,人情至上;熟人關系有選擇有條件,有時好用,有時不好用;生人關系人情最少,面子最少,規則最多。
總體來看,一個民營企業在中國文化背景下做生意,脫離不了中國人的人際關系模式。當外部法律制度不夠完善的時候,我們更多地求助于熟人,求助于別人給我們面子;為了讓別人給我們面子,我們才給別人面子;通過給別人面子換取別人給我們面子,最終獲取別人的支持。在面子后面是人情,人情后面是權力和利益的運行規則。
因此,民營企業特別重視這些關系資源,不斷地把生人變成熟人,把熟人盡可能地變成家人,以此拉近距離,獲得他人對你的支持,不斷超越規則、給予變通。
當體制比較僵化的時候,這種變通意味著我們對舊的體制的反叛、瓦解以及對新事物的創新。所以,民營企業的成長過程始終特別重視面子、人情,既有中國文化傳統的原因,也有沖破現實體制不合理束縛的實際需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