湘潭截速互联网商城有限公司

當前位置: 首頁 » 資訊 » 涂料營銷 » 正文

從寧澤濤奪冠看品牌營銷的熱點饑渴癥

放大字體  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:2015-08-10  來源:中國營銷傳播網  瀏覽次數:359
中國新型涂料網訊:
     又一個小鮮肉火了。寧澤濤在2015年俄羅斯喀山游泳世錦賽男子100米自由泳決賽中,以47秒84奪冠,成為史上首位獲得該項目世錦賽冠軍的亞洲人。新聞一出,一大波營銷人估計在大半夜或者上班路上就開始構思創意,考慮如何借勢了。果然,又是杜蕾斯在今夜凌晨發了一條饒有意味的微博。按照常規的流程,第二步肯定又是一大批品牌的朋友圈刷屏,第三步就是媒體編輯們搜集編纂的時候,各大品牌的創意集錦又要開始流傳了。

 
  近一段時間以來,熱點密集轟炸朋友圈,冥王星還沒走遠,品牌就已經齊擁“另一個地球”,真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。濫觴于杜蕾斯的雨鞋事件,“熱點論”已經成為品牌營銷的一股最主流思潮。尤其是互聯網企業往往崇尚以少勝多、以小博大的游擊戰,因此也就成為了熱點營銷的最大擁躉。每一次的熱點事件都變成各家品牌文案們的搶鏡狂歡,不斷地變換姿勢努力去戳到用戶的興奮點。然而熱點背后到底是什么?頻頻追熱點真的好嗎?
  熱點營銷有目標,最終是要調動用戶的情緒資本。
  什么是熱點?
  普遍的解釋是,熱點是注意力的焦點區。每一個熱點背后是圍觀的網民,企業借助熱點營銷總能刷一下存在感,分得熱點帶來的注意力紅利。早些年,為百合網做廣告投放的創意物料時候,我們就發現結合熱點帶來的有效注冊量是不借助熱點的3倍以上,這就是熱點的力量。此外,熱點營銷的一大功用是節省溝通成本,作為一種談資,熱點能讓品牌快速切入與消費者溝通的語境中,達成更加親民化的溝通。
  在我看來,熱點之所以為“熱”點,還在于它超越了簡單的注意——這一初級的認知心理活動。因為它還有溫度和態度,每一個輿論的熱點能產生一種共有的社會情緒,一種多數人的情感共鳴。比如寧澤濤的奪冠、冬奧會申辦成功,這一熱點背后的不僅是全民關注,還伴隨有喜大普奔這一情緒、民族主義這種自豪感。
  所以我更愿意將熱點視為一種用戶的情緒資本,熱點是有情緒的熱點。過去市場營銷研究都是基于一個相同的前提--人們以一種可以預測的理性行為方式進行活動。但事實并非如此,科學家發現大腦中絕大部分的工作是自發進行的,而不是有意識地思考。大腦中的活動大都是由感性引導的。
  因此怎么玩兒這點營銷?不僅僅是符號性的利用熱點,而是去洞察熱點背后的社會情緒,去迎合這種情緒,調動這種情緒。至于怎么做的問題,筆者文武趙可以另辟文章與大家探討。
  熱點營銷有副作用,互聯網企業患上了“熱點饑渴癥”
  追熱點有正面功用,有成功案例,但也有副作用,而且我認為副作用開始有擴大化的趨勢,我姑且稱之為營銷上的“熱點饑渴癥”。
  1)修辭模式越來越雷同 追熱點成為玩花活兒
  熱點營銷本身使用非常態的營銷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,但是隨著熱點營銷成為新的常態,原來的藍海也被染成了紅海,“熱而不火”成為當下互聯網企業追熱點的一大痛點。
  從創意模式來看,目前的社會化傳播物料的修辭模式一般是雙關、隱喻的手法,即通過一段文案實現熱點事件與企業傳播目標之間的勾連。比如快的打車的文案:“已用代金券抵扣1400光年,你已到達地球2.0。”其實暗喻的是,最終訴求的是快的打車功能。
  本身這樣的創意挺贊的,但是當多個品牌同時用類似的模式在朋友圈刷屏的時候,品牌的熱點營銷就成為一種中看不中用的“花活兒”,即使雙關再巧妙,也會湮沒在用戶的關注中。試想一下,當以下三個圖片海報齊刷刷映入用戶眼簾的時候,你能相信用戶還會“帶感”嗎?
 
 

  2)只短線炒作,忽視了企業的長線大招。 
  逢熱點必追與炒股頗為相似,熱點短期能帶來一定的曝光(當然這種曝光價值隨著入場的玩家越來越多而變得稀釋),但是對于業務導向的創業型來說,這樣的短期曝光帶來的價值其實不大。特別是在熱點事件頻發的當下,熱點饑渴癥導致的熱點依賴,不僅會讓消費者感到審美疲勞,而且傳播者由于疲于對熱點事件進行借勢,也會迷失原有品牌的戰略方向。 
  一個主要的表現在于,追熱點已經成為一種隨大流的跟風行為,忙于追熱點容易讓市場人員限于耍小聰明的修辭上,而最終擠壓了產出大創意的精力與時間。所以我一直以為,“一語雙關”的小聰明往往會丟掉了“一語中的”的大智慧。對于互聯網企業尤其是創業型公司來說,與其短期玩兒花活、打游擊,不如打好地基,做好長期陣地戰的準備。
 
 
[ 資訊搜索 ]  [ ]  [ 告訴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關閉窗口 ]

 
0條 [查看全部]  相關評論

 
首頁 | 供應 | 采購 | 企業 | 資訊 | 展會 | 招商 | 品牌 | 新型涂料 | 涂料視頻 | 涂料營銷 | 涂料技術 | 涂料知道 | 涂料圖庫 | 涂料專題| 新浪微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