③ IMC涂料和膜內注射涂裝技術
在SMC膜壓成型以后,將模具稍微抬起,高壓注入IMC(膜內注射涂料),高壓緊閉磨具,使IMC充分擴展開,然后于140-150 ℃硬化后脫模,塑件外表非常平整光滑。
此類IMC主要是不飽和聚酯型涂料,采用過氧化物引發劑,配成使用期為5-15天的單包裝涂料,使注射機相對比較簡單,設備費較低,維護費也較少,比常規的噴涂-熱固化設備費和運行費低得多。它以較低代價可得到高質量的裝飾性產品,且模壓件可立即包裝或送去組裝。
由于IMC也是無溶劑涂料,作業過程中無活性稀釋劑散發,因而無環境污染,同時涂料利用率很高,免除繁重的涂料作用,該技術及其先進。
④ 模內粉末涂料及涂裝
粉末涂料的固化溫度很夠,若直接涂于塑件表面再固化塑件將嚴重變形甚至降解。
該涂裝技術是先將粉末涂料涂于金屬模具上,然后按常規方法塑料成型,再在較高溫度和壓力下,使粉末涂料部分固化、脫模后,將塑件稍微加熱便使涂層固化完全。
塑膠漆膜缺陷及分析:
缺陷類型 |
產生原因 |
解決措施 |
縮孔現象 |
低表面張力的小顆;蛐∫旱坞s物溶解在濕膜中產生一個局部的表面張力差,流體由低表面張力處流向高表面張力處,結果在流體表面形成凹陷,也成為Marangoni效應,最終出現邊緣隆起、中心下陷成圓形的縮孔 |
使用助劑降低涂料表面張力以減少縮孔增加流平 |
橘紋現象 |
塑件工件溫度太高,噴涂室內空氣流速太快,溶劑揮發太快,噴涂時出漆量太小或噴涂距離不適,噴槍霧化不良,漆霧顆粒過大,涂料黏度過大,底材粗糙等 |
嚴格控制各工藝參數;調整涂料黏度;對底材進行適當處理 盡可能地提高罩光清漆的厚度并延長閃干流平時間 |
咬底現象 |
底材塑件在注塑時壓力不足導致塑件局部密度不一致,存在一定的內應力,而涂料中有機溶劑的極性和溶解力較強時,涂料中的強溶劑會咬進塑件內,出現咬底現象 |
在不影響涂料溶解性的情況下盡量減小稀釋劑的極性和溶解力;在涂膜咬底的部位用細砂紙打磨一遍后再噴上一道涂料;在涂裝過程中先將底材易咬底的部位薄薄噴涂,最后將此處和另外部位一同涂覆成均勻涂抹 |